收藏本站 | RSS订阅黑茶网喝茶健康文化传播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茶 » 正文
07月02日

如何做大做强安化黑茶

作者 : 黑茶网 | 分类 : 黑茶 | 超过 429 人围观 | 已有 0 人发表了看法

黄专:甘肃敦煌醉话之黑茶江湖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黄专:甘肃敦煌醉话之黑茶江湖 在远方相聚 听说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茶路行者洪漠如,考察万里茶路,6月20日,在敦煌市图书馆举办“安化黑茶·又见敦煌”活动……我兄弟逵嗲,一人一车,孤身远赴西藏青海,近期也

              文 / 文忠厚

  “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安化黑茶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区域性产业。全球化的今天,由于产业基础、市场容量等先天或后天条件的影响,有的产业逐渐衰微甚至消亡;有的产业只能做强做精,却永远也做不大;有的产业可以做大,但首先要做强;有的产业做大了之后才能做强。安化黑茶,何去何从?这应该是政府、企业、茶商和消费者都思考过或者正在思索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做大做强安化黑茶产业”呼声的越来越强烈,我们有必要从产业本身的角度,对安化黑茶产业进行理性的思考。

提振产业发展信心

  破坏性、掠夺性的产业政策与开发行为,往往是因为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不足。产业发展的信心问题,直接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思路、政策和开发举措,与产业的前景直接相关。要考察、管理、投资或经营安化黑茶,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提振对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信心,对安化黑茶的发展前景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评判。

  安化黑茶产业,首先是一个健康产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健康产业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将其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茶叶作为重要的功能性饮料,既属于传统保健品产业,也属于有机农业范畴的新兴健康产业。21世纪是茶饮料的世纪,已经为消费实际与需求趋势所证明,而且茶饮料产品正朝着天然、健康、可口、营养、功效的方向大步发展。作为真正的微生物发酵茶饮料,安化黑茶无论品质和工艺,都是茶叶产品中的翘楚,渐成茶饮新趋势;走茶叶深加工与微生物发酵工程有机结合的道路,也是二十一世纪茶业发展的新趋势。有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茶为国饮”背景的中国,随着“亚健康”、“富贵病”等现代社会健康问题的不断显现和老龄社会的到来,安化黑茶的产业前景持续向好不容置疑。不过,健康机理的进一步探索和转化、产品功能性的进一步提升和社会消费的进一步认同等,也将是安化黑茶作为健康产业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安化黑茶产业,具备成为现代化产业的特质。在中国,茶业一直属于传统产业的范畴,其具体表征是种植与加工紧密依存、品牌营销的区域化特征明显、加工以传统手工形式为主、从业企业体量始终偏小等等方面。国人经常慨叹“七万家茶厂不敌一个英国立顿”,这既有概念上的差异,更多的乃是产业是否现代化的原因。没有工业化的大生产和与之匹配的现代化营销,仅仅作为区域产品满足于特定的文化心理需求,中国茶业永远比不上立顿。但是通过安化黑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茶业现代化的几种趋势。一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将使茶品的质量和功能得到可靠改善,而且微生物发酵还将解决高、中、低各档茶的综合利用(包括深加工)等问题。二是通过初制和精制、原料拼配等生产工艺,将能实现主要产品口感、功效的长期相对稳定,为稳定消费群体、通过现代营销拓展市场奠定了基础。三是在长期发展和复兴的过程中,鲜叶、毛茶、成品、营销、研发(包括传统工艺发掘继承)、副产品等产业链环节已经相对完善,产业内部机制不断优化。举凡中国六大茶类以及众多的区域茶业品牌,同时具备这些产业现代化条件的,可以说唯有安化黑茶。但从具备这些条件到真正完成产业的现代化进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安化黑茶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绿色产业。按照中共安化县委、安化县政府的战略安排和茶叶产业的特性,安化黑茶就是要基于生态特色推出、依靠保护生态发展、仰仗优良生态壮大,要走出一条生态越优良、产业越红火的绿色发展路子,迥异于那些“先破坏后治理”、“越发展越破坏”的落后发展方式,是一种“越保护越发展”、“越优良越有利”的良性循环,这就是安化黑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绿色崛起”作用。这一思路,既符合发展规律,同时也是社会的共同愿望,是科学发展观的有益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发展的山区典范,是大有可为的。但是“唯GDP论”的思维惯性和并不丰沛的政策资源,也将是影响安化黑茶发展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将可以使我们对安化黑茶产业的市场规模有一个大致的估算:从健康产业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大健康产业年增长在15%左右,2013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约为2万亿元,有预测称到2020年将达到8万亿元;其中,保健品产业年增长在13%左右,2013年规模约为1500亿元左右。另一方面,中国饮料行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1万亿元,其中茶饮料与功能饮料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另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达到1106.2亿元,综合产值超过3000亿元,其中大宗茶产值达到315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加54.2亿元。由此可见,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安化黑茶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前景都是很可观的,是一个可以做大的产业,实现千亿湘茶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并非空中楼阁。

强化产业控制能力

  产业控制力不仅是全球化背景下本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是本地区在市场经济开放条件下,如何确保产业健康安全发展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但无论是地方政府和本土企业,在强化安化黑茶产业控制能力的战略、政策、措施方面,必须要有开放的视野,“立足黑茶、胸怀天下”,以推介和壮大微生物发酵茶产业为己任,兼容并蓄、共同创业;“遵承古法、精研新品”,以优化和改善安化黑茶品质为旨归,发掘传统、推进创新;“惠及苍生、利益共享”,以展现和发扬安化黑茶功能为目标,惠及民生、利于健康。那种居于一隅、囿于一时、利及一己的观念和作法,不仅与茶叶济世益生的本性格格不入,而且于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极为有害。

  对于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来说,地方政府以及本土企业对产业控制力,应有两个层面的考量:首先,安化黑茶产业控制力的稳步提升事关发展大局,必须相当重视。其次,安化黑茶产业控制力主要应体现在原料控制、品牌控制、标准控制等方面,其中原料控制是基础,品牌控制是保障,标准控制是核心。

  原料控制是基础。安化黑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生产者提供更高的利润、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还在于能够从根本上保护优质产品的产业资源,以及将来有可能作为对小生产者进行市场补贴的依据。有的国家对于地理标志保护的要求,已经达到苛刻的程度。比如法国的某些葡萄酒,不仅限制葡萄的产量,甚至规定在葡萄酒存放过程中,滚动橡木桶只能采取纯人工的方法。但正是这些貌似苛刻的要求,保证了法国葡萄酒长期良好的国际市场信誉。对于中国茶叶产品而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实质是保护某一品类茶产品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资源(包括自然和文化的资源),使依附或等同于这类资源的茶产品能够延续、发展甚至壮大。因此,原料控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化黑茶之所以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核心依据。那些为一己私利或短期利益,而讳谈或拒绝对安化黑茶进行原料控制的行为,是对安化黑茶产业最严重的伤害。

  应该以开放务实的视野来对待原料控制这个核心环节。首先,在对安化黑茶本地原料的控制方面,认识要加倍深化、标准要逐步提高、措施要更加周全。对本地黑毛茶的控制方面,不仅不能混入保护范围之外的鲜叶,而且应该对茶园山头、生长周期、产量和采摘次数等方面,逐步地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不断提升安化黑茶本地原料的品质。同时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黑毛茶初制水平,建立健全统一的原料分类定级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其次,对安化黑茶外地原料的控制方面,则应该更加务实。一方面,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是允许以本地原料为主、拼配一定外地原料的,关键是我们的标准要严控、信息要公开;另一方面,安化黑茶的地理标志保护不仅在于原料,还有对生产技艺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因此在严守安化黑茶原料底线的同时,应该推动企业走出去开辟合适的外地原料市场,为安化黑茶寻找更加优良的拼配料。只有科学确定本地原料和外地原料分类控制的战略,充分发挥现代产业对资源的配置优化作用,安化黑茶本身才有可能健康发展、逐步壮大。

  品牌控制是保障。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法律层面的工作是管理机关严格依法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合法权益,在查处侵权违法行为的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但是地理标志保护最本质和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保证使用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和质量,使公众认可并忠诚于地理标志产品,而这恰恰是安化黑茶品牌控制应该解决的问题。相对于这一目标,透过品牌创建过程中的种种乱相,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品牌控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品牌关系亟须深思。安化黑茶首先是一个公用品牌,是以原产地证明商标的形式对这一类产品进行保护。按照法律的规定,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要求使用该证明商标,控制该证明商标的组织应当允许。也就是说安化黑茶商标的准许使用必须有一个公平开放的程序,只要当事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达到安化黑茶商标所要求的标准,履行了必要的评审许可,就可以使用,安化黑茶商标所有人无权拒绝。另一方面,一旦安化黑茶商标所有人失去对该商标使用的控制,将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进行赔偿,甚至失去商标所有权人资格或撤销该证明商标。因此,对安化黑茶这个公用品牌,无论是政府、协会、企业还是茶人,都应该怀有一种敬畏之心、珍惜之情,以一种善待之心行维护之举。茶业协会应该设立维权专项基金,建立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的长效机制,始终牢牢把握主动权和控制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整合职能、强化执法,始终保持对商标侵权行为的高压态势。

  广大黑茶企业尤其应该善待公用品牌,处理好公用品牌与自有品牌的关系。要知道,公用品牌与自有品牌是相辅相存的,公用品牌是安化黑茶发展的基础,所有企业自有品牌都依存于公用品牌。从品牌运作的规律上讲,企业应该在公用品牌的基础上打造自有品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自有品牌的公众认同度,提升企业自有品牌的公信力,减小企业自有品牌创建的成本和难度。各企业应该加强自律,严格按规定、按品牌传播规律使用安化黑茶证明商标;在自有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应该切实把保持和提升茶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尊重公用品牌、珍惜公用品牌、维护公用品牌、利用公用品牌。

一分钟带你了解黑茶的健康之道

黑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黑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安化建县后,朝廷在资水北岸建立博易场(即茶市),用米、盐、布、帛交换(专卖)安化茶叶。 黑茶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古时候游牧民族就是靠它补充维生素。在古代,安化

  品牌建设亟待深入。对于安化黑茶公用品牌来说,在维护现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加快建设完善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形象的六大支撑体系,即茶产品质量体系、初制和精制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茶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原产地循环生态体系、茶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茶业市场主体组织体系,要依靠这六大支撑体系,继续申请安化黑茶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使公用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强化。同时,要根据安化黑茶国际化的趋势,按照《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议定书》的规定,去推进商标的国际注册,特别是应该充分利用有关民族产品优先权的规定,及早获得国际注册,这样有利于企业在国内国际贸易中保护自身权益。对于安化黑茶企业的自有品牌建设而言,首要的是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的同步提升,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离开优良的、稳定的产品质量,企业品牌建设就失去了基石,任你宣传如何成功,也难以长久;销售服务是企业的灵魂,要千方百计帮助经销商了解产品特性、提升销售技巧,方便消费者识别产品、选准适合自身体质和口感的茶叶。其次,企业还要在公用品牌的基础上,着眼原生态、纯绿色、真有机等理念,突出原产地、地域文化、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亮点,以提升自有品牌和公用品牌附加值。

  品牌营销亟须深化。安化黑茶的品牌营销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安化黑茶都是且仅是一种饮料,消食、解油腻、平衡体内微生物和补充维生素等功效确实存在,“安全方便、解渴好喝、生态健康”这十二个字即可以概括安化黑茶的所有价值,如果离开茶叶的基本价值,进行不实宣传和违规宣传,那就不是品牌营销,而是自我毁灭。安化黑茶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突出品类的差异性。而突出差异性的过程,应该是公用品牌借重企业自有品牌突出安化黑茶作为真正微生物发酵茶的个性,同时企业自有品牌依托公用品牌突出自有产品的市场差异。这两者之间应该互为依靠、相辅相成。此外,安化黑茶的品牌营销,还必须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既要打破企业“绑架”公共资源参与营销的惯性思维,也要突破公用品牌组团参展的单一模式,把政府、协会的优势放到策划、组织和传播方面来,突出节会、媒体、平台等元素的综合性作用,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眼界宽、联系广、份量重的特点,敢于并善于制造新闻,依靠新闻的深远影响推进整个行业的营销;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各类企业有特色、有个性、有需求的特点,敢于并善于制造热点,通过持续的热点深化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

  标准控制是核心。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同样可以运用于安化黑茶产业的控制与发展中。其实不管是对安化黑茶进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推进安化黑茶的标准化建设。目前,安化黑茶已经拥有13个省级、地方标准,还有9个国家紧压茶标准、1个国家砖茶含氟量标准等相关标准可供参考。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4年初成立了以刘仲华教授牵头的黑茶小组,正在制定黑茶国家标准。但是,如果站在产业控制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化黑茶的标准化建设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

  首先,对于安化黑茶标准体系必须要有合理的战略分类。目前国家和地方关于茶业的标准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质量保障与技术进步方面的标准,其目的是以技术创新与科学管理为基础,保障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这一方面以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为代表,我们上面提及的国家紧压茶标准以及即将制定实施的国家黑茶标准,都倾向于这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基于生态特色与技艺传承方面的标准,其目的是通过保护产品原料、生态、传统技艺和文化特色等,对地理名称(以原产地命名)、产品的独特质量、产品的信誉、自然及人文等相关因素进行保护,这一方面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代表。因此,在安化黑茶标准体系的建设中,应该积极参与并影响国家紧压茶以及国家黑茶等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并依靠这些标准的实施,设立适当的准入门槛,不断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在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的修订与更新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和细化原料、传统技艺、产品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等相关内容,使标准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其次,安化黑茶的标准体系应该着力于落实与提升。无论是基于地理标志保护所形成的标准,还是基于生态原产地保护所形成的标准,都是必须强制性落实的。因此,在安化黑茶的发展过程中,原产地的协会、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种植、产销转型,把各级各类标准体系落实到企业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与岗位责任制中去,着重解决安化黑茶企业生产工艺不规范、产品性能不稳定、加工技术难提高等突出问题。要坚持政府指导、协会倡导、权威研究机构主导的方式,逐步建立各类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提供权威的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各级各类安化黑茶企业,要把标准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准绳,切实保证原料纯正,夯实技术基础、促进技术融合、稳定技术成果,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打击假冒伪劣、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在落实通用标准的前提下,着眼于稳定和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安化黑茶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要把成熟技术以企业标准的形式稳定下来,并逐步提升为地方标准甚至国家标准。只有一批又一批企业标准不断超越地方标准、国家标准,才有可能迎来安化黑茶真正的壮大。

  通过分析产业控制能力的要素及现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首先必须强化原料、品牌和标准三方面的控制力,才有可能做强安化黑茶产业。

推进产业组织创新

  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更加细致的分工与分化,这种分化一方面来自因消费需求所导致的产品品类细分,另一方面则来自因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细分以及辅助产业的成长。随着整个行业的产品不断细化、生产环节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企业要实现最佳的定位、保持顺畅的运营、取得最大化的利益,首先就必须考虑适合企业本身的产业组织创新。通过将近十年的发展,安化黑茶目前已经拥有茶园基地25万亩,获准使用公用品牌企业近百家,实体形象店超过4000家,电商网店上万家,从事原辅材料供应、宣传策划、包装物流等工作的上下游企业日益增多,这使已有企业的组织调整和新进企业的组织定位有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使产业的组织创新成为必然。

  茶企与茶农的组织创新。上世纪末大规模地荒毁茶园基地,曾经是安化黑茶产业永远的痛;目前大规模地垦植茶园,又成了安化黑茶产业持续的热。如果单纯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茶园基地作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应该顺应市场的需求,由市场来调控。这样,茶园不必一定挂靠企业,企业也不一定非要有自己的茶园,政府也不必将有无茶园作为QS认证的条件之一。但对于安化茶产业或黑茶产业来说,必须有足够的茶园基地,才能维系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采取以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对茶园基地进行前期补贴的形式,但对于大规模的茶园建设与培管来说,这点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尤其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仅能解决建茶园的问题,茶园建成后的培管是否到位、作用能否发挥、发展是否持续,单靠补贴政策无法解决,能够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应该是企业与基地之间的组织创新。

  首先要明确的是,企业按照安化黑茶官方标准生产营销,是保证企业与基地基本利益、促进企业与基地组织创新的基础条件。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与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实际上安化黑茶的原料也是开放的。但是,考虑到安化黑茶独有的色香味特质与神奇的养生保健功效,名山、有机、纯料、原叶、精制的安化黑茶,理应获得比普通安化黑茶或其它茶更高的价值。这是整个安化黑茶产业游戏规则的基本点,违背这个基本点,就谈不上安化黑茶产业的有序发展与不断壮大。这一基本游戏规则的维护,离不开政府对安化黑茶标准的落实以及对安化黑茶市场的整顿,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有赖于生产经营企业的自律与监督。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投机炒作,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更是对生产者权益的损害,二者所危害的都是安化黑茶的产业基础。

  在维护基本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茶企与茶农应该允许而且也必须有多种组织方式。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茶企通过茶商(实际表现为黑毛茶商行)与茶农联结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中,茶商可以对茶农的鲜叶或毛茶进行预买、订购,也可以进行季节性收购甚至委托收购加工。从运作的现实来看,以茶企、茶商、茶农等主体为核心,建立“公司+茶叶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联盟也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还可以简化为“公司+农户”。这种方式中,往往以组织主体为核心,与上下游环节通过正式的契约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当然,如果不考虑联合应对市场风险和抱团取暖的需要,茶企自建茶园或茶农独立经营茶园的分散经营方式,很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主要的组织形式。

  但不管茶企与茶农选择哪一种组织模式,有个问题是必须始终注意的,一是茶园经营权和收益权的有序流转,必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框架内进行引导、规范和创新;二是茶企与茶农之间要有书面的契约规定,依法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三是茶企与茶农都要考虑如何促进茶园效益最大化,尽量采取林茶一体、药茶一体、果茶一体、菜茶一体、专业茶园、观光茶园等形式,使茶农从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增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集群组织创新。严格地讲,从事安化黑茶的众多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仅仅是由于市场的井喷,实现了众多企业的聚集。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是建立在生产特性基础上的企业生态群,以特定产业为中心,把各种业态、业种、不同层次的企业以及为之服务的机构相互连接,各企业主体之间形成一系列长期契约的联合,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高交易费用的市场面前,集群的存在能大大降低交易风险,节省交易成本。从安化黑茶企业群体来看,实现从企业聚集到产业集群的升级,必然要经过集群组织创新阶段。

  精制企业之间的组织创新。在安化黑茶行业中,成品茶精制企业数量最多,它们之间的组织创新,重点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唯我独尊的意识问题。现在有一种倾向,不管是老厂还是新厂,不管是半路出家还是终身从事,几乎每个厂都认为自己的茶是最好的,甚至对同类极尽鄙视揶揄之能事。这实质上是企业家精神缺失,企业间学习能力低下的表现。二是缺乏领袖型企业的问题。在产业集群中,领袖型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为行业提供标杆,同时以大宗成熟产品稳定市场基本面。安化黑茶有些产品口感并不十分稳定,即使是同一个厂的同一款茶,只要年份不同,口感就难以保证稳定。同一款茶口感的多变,就意味着回头客不多,消费者的忠诚度没有保证。造成口感不稳定的具体原因是产品标准执行不到位、拼配技术有待提升、黑毛茶制作与收购标准有待统一等,但这些表象都折射出整个行业领袖的缺乏。三是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安化黑茶企业产品同质化倾向特别严重,随便一个厂,主打产品都是“三砖三尖一花卷”,甚至市场热销什么就主打生产什么。同质化程度高,往往是企业市场定位不准确造成的,其原因则是产业内部分工细化不够,实质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少差异化的产品,就意味着茶叶的附加值难以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难以进一步提升。如此种种,说明安化黑茶产业还仅仅实现产业聚集,离现代化、标准化、清洁化的产业集群还有距离,精制环节的产业细分和联合,还有待于在大浪淘沙的发展历程中进一步深化。

  产销之间的组织创新。成熟的产业集群,生产企业与营销企业之间的组织形式既有大型综合性企业自建的营销网络,也有加工企业与营销企业之间的完全分离,还有代工生产(OEM)以及贴牌生产(ODM)等组织形式。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安化黑茶产业的产销组织目前也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数量众多的精制企业都致力于建设自己的营销网络,造成渠道重复建设,占用企业资金,而且可能加重消费者负担,推高产品均价,削弱安化黑茶产品在同品类茶叶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缺乏广覆盖、上规模的专业化营销企业,导致营销异化,而且产品难以迅速推向市场、占领市场,渠道维护力度不够,售前推广、售中宣传和售后服务都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二是现有营销方式和渠道单一,甚至出现异化,大多数企业采取茶厂→一级经销商→二批商→零售商的分级分销模式,还有少部分企业采用直销模式,下一步还可以探索联合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大卖场的高效化、一体化网络分销模式,专业营销型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特色加工企业的特许连锁加盟模式,茶厂—陈化仓(或度假旅游购物、电子商务展示)的体验式营销模式等营销模式与渠道建设模式,以适应市场和消费多元化。

  延伸与辅助产业组织创新。延伸产业是指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主要包括安化黑茶饮料、食品、药品、保健品及茶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等方面。辅助产业是在产业结构系统中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的产业。包括科技服务、产品包装、仓储运输、文化传播、技术研发等方面。这两个方面的组织创新,还有待于产业领域的不断成长,但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政策引导等工作,可以先行一步。

文章来源:安化黑茶杂志2015年第一期(总第二期)

本文源自头条号:安化黑茶杂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说湖南是黑茶的加工中心,对于黑茶你真的了解吗?

1、什么是安化黑茶?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成品茶(初制毛茶)色泽乌黑,称为"黑茶",湖南安化黑茶、云南普洱、广西六堡茶等都属黑茶类。中国的"黑茶"一词源自安化,所以称为"安化黑茶"。 安化的黑茶是采用安化境内雪峰山脉群体品种鲜叶为原料,在安化特

上一篇:黄专:甘肃敦煌醉话之黑茶江湖 下一篇:黑茶有什么独特功效?哪些人不宜喝黑茶?这些基础知识你知道吗?
640*60广告位

相关文章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