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黑茶网喝茶健康文化传播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茶 » 正文
04月29日

关于黑茶的历史,你了解多少

作者 : 黑茶网 | 分类 : 黑茶 | 超过 398 人围观 | 已有 0 人发表了看法

别染棕色头发了,今夏最流行“黑茶色”,漂亮女生都换上了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最近看到很多仙女问我发色,那么今天我就要来好好的推荐下黑茶色,其实从16年开始我就一直染这个颜色,虽然中途有换过其它颜色但褪色太快,最后都变成非主流黄,而最后又都会染回黑茶色! 黑茶色 是由深棕色过渡来的 在室内光线暗的地方 看似黑色但其实并不是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这是藏族民间的谚语。

且不论真假,至少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当地的人民对于茶的依赖。

而在当地,传统上以饮用黑茶为主。

而黑茶的起源于和出现,可以说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顺着这里,我们一起揭开黑茶的历史。

黑茶的出现

陈宗懋先生主编的《中国茶经》里有说“早在11世纪前后,即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4年)就有绿毛茶做色变黑的记载”。

吴觉农先生则说,黑茶这一名称最早是见于1524年,明代嘉靖年间御史陈讲的奏疏:“商茶低伪,悉征黑茶,……”

应该说,真正有意识地制作黑茶,并且把这样的茶单独列为一类是在明代。

然而,明代以前其实黑茶已经不自觉地产生了。

据相关史料记载,唐代时就有了茶马古道,所谓茶马古道其实就是茶马互市的产物。

当时西南地区闭塞难行,交通极为不便,马背上驮着的茶叶经过几个月的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茶叶在湿热的环境中,微生物不断滋生,促使茶叶逐渐发酵,等到了目的地,茶叶已从绿色变成黑褐色。

于是,黑茶就这么无意中产生了。

直到明代,黑茶二字才见于信史。

△ 这是如今拍摄的茶马古道,可看出路面崎岖

不同的黑茶,出现的时间以及他们的演变其实各不相同。

我们就分类进行简单的概述。

一、雅安藏茶

最开始出现黑茶的地区,毫无疑问应在四川

唐朝开始已有与各番邦之间的通商互市,形成了茶叶的交易,到宋朝期间兴起的茶马互市。

川茶始终立于历史舞台的C位。

唐宋时期,川茶最为鼎盛。

据史料估算,唐代中期当时川茶的茶叶种植面积占了全国1/3。

加上蜀地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先天与番邦通商与其他茶区相比更有先天优势。

△ 《西藏政教鉴附录》说:“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地也。”

根据《唐书》云:“雅州西有通吐蕃道三:曰夏阳;曰始阳;曰夔阳。”

在唐朝起,番邦对于茶叶就有一定的需求,可谓“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三个条件下,川地茶叶自然而然地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西南边境之地,而川茶也是运输途中的自然变色形成独特风味。

而到了宋朝,川茶已经成为当时的官茶,并有了“茶引”制度,即上面印有茶叶数量以及贩卖地点等内容。

由茶商认领缴纳税款后到茶农购茶,然后运销到指定区域的制度。

同时史料上已有“运至熙河易马”、“及熙河佣兵,马道梗绝。始于黎(汉源)、雅(雅安)、戎(宜宾)、泸(泸县)等州置博马易务,司茶马博易。”等记载,可见茶马互市也是这个时候已经有官方色彩。

后来边民都习惯了这种经过了堆积变色的茶叶的香气滋味,在宋朝时明确有记载销往藏区的川茶,是经过了堆积做色后,蒸压成团块状往边销。

到了明代,川茶因销场不同,有了边茶、腹茶之分。

边茶顾名思义,就是边销茶,而腹茶则是销往中原地区的。

△ 木氏土司在丽江经历了元明清三朝的统治

蜀地茶区分为四路:

西路茶区以灌县为产地中心,既有边茶与腹茶,边茶较多。

南路边茶以雅安为产地中心,运往康定销售。

下河茶区以蜀南为产地中心,即峨眉乐山洪雅、青城一带为主,主要生产腹茶。

东路茶区以蜀东为产地中心,主要销往本地或者中原。

从明朝到清朝期间,受到两湖茶叶的一定程度冲击,川茶主要以边茶为主,腹茶日渐式微。

直至民国末期,虽然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产销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藏区对于川茶已经形成刚需,所以生产并没断层。

△ 这些背茶工要背负300多斤重的茶叶

黑茶入门七大学问,帮你如何挑选黑茶

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安化黑茶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也开始加强专利保护,这一举措成为安化黑茶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以及更好地传承发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有力支撑。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

二、安化黑茶

在明朝之前,边销的黑茶还是只有雅安边茶为主。

而在十五世纪末,安化桥口仿照四川黑茶的堆积变色制法,加以改进形成自己特色的黑茶。

在万历二十三年,当时湖南茶私茶较多,甚至史料上有说“湖南多假茶,食之刺口破腹,番人亦受其害。”但宜立法严,以遏假茶。”

考虑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南之行,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宜,亦利番也。”

户部给出了折衷方案,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各商中引,必先汉、川毕,乃给湖南;如汉引不足,则给以湖引。

自此湖南黑茶获得官方认证的身份。

在清朝中期期,湖南黑茶运销西北数量与川茶已经不相上下。

在乾隆至道光年间,每年销茶都在3万担以上。

到了晚清至民国初期,每年湖南黑茶都在稳步上升,在1937年和1939年,年输出量达到了10万担。

从1940年开始,受到抗战与二战的双重影响,湖南茶叶产销一落千丈,几乎停滞,根据数据当时产销基本剩下1000担左右。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所复苏。

三、湖北老青砖

清朝时期,晋商从湖北采制砖茶,销往蒙古,受到蒙古族人的喜爱。

而这些砖茶就是老青砖。

老青砖以羊楼洞所产最佳。

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大量的沙俄商人在湖北设洋行、设厂采购加工茶叶,主要销往沙俄。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动荡,十月革命后大量的俄商倒闭,随之苏联实行统制国际贸易政策,蒙古也被划为其经济范围,导致所制的茶砖全部要经由苏联销售,价格被严重操控,茶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整个羊楼洞的茶砖厂纷纷倒闭,仅剩5家。

《湖北通志》的物产篇中有记载道“采粗叶入锅火炒,置布袋中揉成,再粗者入甑蒸软,取细叶洒面,压作茶砖,竹箱贮之,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

虽然这里写作黑茶,但从陈椽教授的茶叶分类来看,老青砖的初制加工方式实质是晒青绿茶,而精制也没有进行渥堆,所以在清朝时期的老青砖不算黑茶。

与新中国同年成立的国营羊楼洞茶厂制作青砖茶的工艺中,加入了自然发酵的工艺。

即茶堆于厂房中间,茶堆中挖以纵横沟数条,彼此互通,使空气对流,自然发酵。

这样堆积变色时间视乎茶质干湿程度而定,通常堆20~30天。

那么在这个时期的青砖,其实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黑茶。

四、普洱熟茶

云南可以说是茶叶的发源地,根据布朗族史记载,当地种植利用茶叶的历史将近有2000年。

普洱茶历史悠长,主要生产滇绿与晒青茶为主,从分类上讲,其实都属于绿茶类。

而真正属于黑茶的普洱熟茶出现时间较晚。

在讲普洱熟茶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与广云贡饼。

△ 广云贡饼

在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由於經歷了抗日戰爭後,供出口的陳年老茶存量幾乎為零。

為了滿足出口港澳台及東南亞茶葉的需求,1957年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成功研發了「普洱茶人工加速後發酵工藝技術」,此項技術在當時還被列為國家二級保密技術,1958年開始批量生產,出口銷售至東南亞及港澳台等地,受到熱烈的追捧。

隨著普洱茶出口市場不斷擴大,1973年雲南省昆明茶廠等幾個大的國營茶廠派出技術員來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學習,在海珠區的二衝口茶廠學習普洱熟茶發酵工藝,並在雲南逐步推廣應用。

所以從嚴格來說,如果你遇到一餅73年以前,雲南生產的普洱熟茶必然是假的。

五、梧州六堡茶

苍梧产茶,可以追溯到唐宋前,但是基本属于“峒茶”,即是普通农产品一类。

根据史料直至中国茶叶总公司梧州支公司与梧州茶厂成立之前,六堡茶理论上都是绿茶经过蒸压如萝制得,属于绿茶类。

不少学者认为杀青后或者揉捻后的堆积属于黑茶的发酵工艺,但是实际上这种干堆堆积更像黄茶的闷黄,主要以湿热作用为主,而没什么微生物作用。

早在晚清、民国年间,东南亚与港澳台的侨胞已经意识到陈年六堡茶滋味更醇和,有越陈越香的特性。

但是这种陈年存放算不算渥堆发酵呢?应该不能算。

在1958年后,六堡茶开始有了采用冷水发酵渥堆的工艺,这个时候才能算是黑茶。

巧的是,与六堡茶发酵工艺的出现与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发酵工艺是同时期出现,同样都是出口东南亚与港澳台。

我猜想里面一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暂时还找不到实质的史料支持。

  • 如有疑问请联系,茶品知识多多关注

本文源自头条号:普洱茶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黑茶,最适合煮饮

冬季结束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前几日天天艳阳高照十分暖和。白天温度一下上了20℃。 今天突然刮起了大风,气温又降了下来,想来这正是春天的特点,乱穿衣嘛。 坐在家中,这气温忽然冷了下来,就想着煮一点黑茶来喝,用香醇的茶汤驱散寒意。 黑茶,最是适

上一篇:别染棕色头发了,今夏最流行“黑茶色”,漂亮女生都换上了 下一篇:喝黑茶选哪个种类好?如何冲泡味道、口感更好?
640*60广告位

相关文章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